直播间独轮车是什么梗(手摇独轮车是什么梗)

作者:孙绍棠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直播间独轮车是什么梗(手摇独轮车是什么梗)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岁数大了,儿女们把我们老俩口接到城里,习惯了农村生活的我,总是思念老家,牵挂老屋。一场大雪过后,去了一趟老家,眼见小棚子拆除了,把那辆独轮小车弄到了当院里。

我仔细地端详着独轮车,似乎像留恋地呆望着我这昔日的主人,我不由地俯下身抚摸着它,引起一连串的遐想和沉思……

那是在“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我岳父用自己的刺槐木料让他侄子张秃子打制的车排。张秃子是个笨木匠,但他干活实惠,打制的家具结实耐用。独轮车的轮子也是岳父给买的。

小推车的车排后面伸出两个把手,把手末端有两个凹下去的窝儿,仿佛在向老主人述说着曾经的辉煌。一个橡胶轮子安置在车前部正中,金属辐条锈蚀斑斑,轮胎早已瘪下去了。无情的岁月把它剥蚀得面目全非,全没有了当年的英姿勃发的气势,宛如一个经历沧桑岁月的老人那幅老态龙钟的落魄。

独轮车又叫手推车,是当时农家最重要的运输工具。车把手前面镶嵌有放东西的木头匣子。车排全部上了“清油”(漆),匣子上还加了一层厚。街坊邻里见我家有这么一辆小推车,无不羡慕赞赏,这常使我油然而生自豪感。不足的是,那时候我虽然年轻,但体质却不好,患有肺结核(硬核期)病,浑身乏力。岳父把车排打好后送给我,看着我学推车,手把手地教我掌握技巧,说来容易,可是推起来它总是左倾右倒,就是不听话。岳父幽默地说:“推车要要掌握平衡,俗话说,‘推车不用学,全仗屁股摇’,在推车时,左倾向左摇,右倾向右摇,这样车就稳了。”他还特意给我做了条棉布带子,将两头系在车把手上当背带,这叫襻,有了这个带子就不光用手臂的力量操控,还能用上肩部的力量,形成肩臂合力。

这辆小推车陪我走过了整个艰苦难忘的岁月,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记忆。有一年,我利用一个秋假的时间带领五个孩子一齐上阵,自姜各庄林场割回两千余斤羊草(干草),卖给姜各庄二村生产队,换回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过年的时候还了我给孩子们的“愿”,每人添了件新棉袄。他们穿着新棉袄欢呼雀跃。最难忘的是在一个粮食奇缺的时日,我带上了正在念小学的大孩子到离家10多华里的渤海滩上去采盐蓿,盐蓿采足了,正要满载而归时,东北上却上来天道变天了,起了暴天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把我们爷儿俩浇成了落汤鸡。懂事的孩子把一条麻绳拴在推车前边,背上条纤绳,用力拉着向前行,我们拼死拼活地总算到安全到了家。

生产队那时候,分口粮常常是队长一招呼,社员们到场里去取,分萝卜白菜到地里去背,而我们小推车可就忙得不可开交了!这个借那个使,只要是小车在家,哪家都让使,不知哪个孩子还在车排一侧写上了“公用”两个字,不知他用心如何,这两个字至今还隐约可见。小推车啊,小推车……

随着时代变迁,机械时代的推进和社会迅速进步,为农民立下汗马功劳的独轮车早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当年的乡间公路已变成了水泥路、油漆路,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农用机车、大卡车等运输工具往来穿梭。更先进的是收割机,当庄稼成熟的时候,它进入地里,一面收割,一面还把粮食装进袋子里,使农民解除了劳作的辛苦。但是,我却忘不了伴我成长的独轮车,因为它是浓浓乡愁的象征,是常常在记忆里历久弥香的陈酿,也是镌刻在我心中绝美的风景。

  (作者孙绍棠,姜各庄镇退休教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edu.com/faq/5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