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的利润与成本前景(养马 成本)

回族是较早形成商品经济观念的民族之一。清代,被迁徙或流落到黑龙江的回族大多不占有土地,肥沃土地已被开垦,加上回族本身缺乏经营土地,开荒种地的经验,多数回民弃农从商。20世纪初,回族散居在黑龙江交通要道和城镇的占95%,约38000人,而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只占5%,近2000人。在城镇的回民,90%以上多以经营牛羊肉、饮食、皮毛手工业等。他们从关内迁徙时就有不少人是为经商而来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张广义、杨维平等皮货商人来宁安经商,随着黑龙江的移民增加,又有些回族人贩运牛马和开办饮食业。清末,回民从河北、山东等地来黑龙江贩卖牛马和开设牛店。据载,当时与俄国人交易或充当经纪人,易做买卖,一次可买卖200头牛。黑河张孝廉、哈尔滨的李景堂、刘甲三等人开设了牛店。

同期和稍后,从事各种饮食行业的回民人数更多。当时回民主要从事的食品品种有馅饼、切糕、灼饼、浆汁和牛奶等食品。在交通要道和城镇中,回民聚居区出现了不少小吃店和饭馆。从事饮食行业的回民有的是不分季节,长年搞饭馆职业,有的是分季节,干一段停一段。有的是由于资金短缺合伙经营。

齐齐哈尔有回民饭馆20家,其中合伙经营的有15家,利润率达40%左右。东北沦陷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不许经营大米、白面和肉食品,大多因缺乏原料而被迫停业,转向卖小工或做小商贩生意,当时齐齐哈尔只有10家经营饭馆行业。开设饭馆的回民经常遭受统治阶级和社会上“黑帮”的欺压。这一时期,回民饮食业遭到严重破坏。回族饮食业的兴起和发展,除了回民自身的商业意识发展和客观环境因素外,主要与回民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相关。

从事小商小贩经济活动是回族的又一经营特点,无论在清朝,还是20世纪初或40年代总有一部分回民常年从事着这种行业。阿城103户回民中,常年搞小商贩活动的有25户,占24%,一些回民因冬季不能打零工而转入此种行业。他们往往选择投资少赚钱多的品种,如夏秋两季多贩卖水果和蔬莱

冬春两季多收买动物皮张,转卖外地商人。这种买卖易买易卖,周转快,他们说:“早上裁树,晚上乘凉”。从事屠宰牛羊业几乎是回族独有的行业。回民从迁入黑龙江,以屠宰为生的就不乏其人,各地从事屠宰业的人数不一。回族的小商小贩经济活动,从清朝至民国时期,经历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回族早期工业:回族的工业和商业资本不发达,现代工业较小,产业工人不多。只有一些较小的手工业,如制革、皮毛等。大多数城市回民仍然从事着小商小贩,回族由于生活习惯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经济活动范围窄小,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大多从事本小利微的手工业,逐步发展成规模不大的小厂或作坊。具有一定规模的有糕点厂、泰华西药房、周家油房、酱菜园、肥皂厂和制革厂等。

清朝末期,齐齐哈尔、宁安、阿城等地就有了小型糕点厂。20世纪初,哈尔滨市办起糕点厂的回民开始多了起来。董凤臣开设了“鸿顺隆”,有刘壁忱的“致美香”,洪士菇的“致美斋”,左新然的“义顺盛”、孙俊生的“义昌隆,”戴立溥的“宏太食品铺”。

孙凯臣兄弟二人,在哈尔滨开办的泰华西药房,在回族中富有盛名。该药房刚开始只经营一些药膏。后来,既制药又卖药。孙凯臣引进外国制药设备,聘用日俄药剂师,制做多种片剂和粉剂药品,“梅花牌”肝胃去痛片很驰名,销往省内外。这个药房从开业到1945年经营30多年来,买卖日益兴隆,最盛时期,药房职员和工人达70名。

养马的利润与成本前景(养马 成本)

光绪年间,周兴源在呼兰开办的“永生厚”油房也闻名于世。20世纪初,黑龙江有三家规模较大的酱菜园,由洪保全在哈尔滨开办的万隆泉酱菜园规模较大。米双庆在哈尔滨保障街开办了肥皂厂,这个厂生产的肥皂很受回民欢迎,销量很大。东北沦陷时期,这些工厂也濒临倒闭。

在回族手工业生产中,最为普遍的是开设皮铺。齐齐哈尔市有60家皮铺,由回族经营的有50家。清末,由韩云清开办的“三盛永”和韩林鸿开办的“兴顺合”皮铺规模较大,工人20余人。当时回民从事的皮革加工,主要分红皮和白皮两种。白皮加工多半是零售本地养马户作为马具用。它的利润往往略高于红皮,但销售量较少,白皮加工的回民也少。红皮铺生产红皮,多销往外地商的人,多搞批发,销路好,周转快,利润多,因此加工红皮的回族居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edu.com/faq/2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