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的借贷方向是什么(股票的借贷方向)

惜贷、抽贷、断贷与压贷是资金出借人(本文以银行为例)对于出借资金所持有的态度、行为或采取的手段,对于资金需求者或借入者生产经营影响很大。撰写此文旨在让读者弄懂惜贷、抽贷、断贷与压贷的概念、因果及其相应的对策。本文将惜贷、抽贷、断贷与压贷统称为“四贷”。

一、“四贷”概念

(一)惜贷

惜贷是指银行在有放贷能力、有放贷对象、借款人有贷款需求、符合申请贷款条件的情况下(即“三有一符”),不愿意发放贷款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走弱,尤其是针对一些风险偏高的客户群体,即使其中有资质较好的、满足信贷投放标准的个体,银行也表现得非常谨慎,不轻易放贷。

(二)抽贷

银行贷款给了企业,在还未到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期间,银行认为企业经营等方面出现问题了,要提前收回贷款的行为叫“抽贷”或“银行抽贷”。

(三)断贷

断贷是指银行不愿意向原有借款客户贷款了,即不再向客户续贷了。

(四)压贷

压贷是指银行没有按照约定期限及时对借款人进行放款,导致放款资金到账出现了延期的情况。即指银行延迟发放已批给企业的贷款。

二、“四贷”成因

(一)惜贷成因

1、银行高层决策有误

银行高层决策有误。银行不能有效地组织发放贷款,剩余闲置资金就不能生息获利。银行上存央行资金越多,亏损就越大。银行只有占足信贷规模,用好资金,才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

银行担忧信贷风险,担心借出资金会产生收不回的风险,就可能会因为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强而不愿放出贷款,宁愿将资金存入央行获得较低的利息收入。

3、银行信贷责任制考核不尽完善合理

一些银行出台的“信贷人员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的做法欠妥。这种做法对解决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防范信贷人员发放贷款操作风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一内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使信贷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畏难情绪。

4、经济不景气诱导悲观情绪

在经济不景气之下,银行对于经济现状产生悲观情绪,担心放出去的贷款,会因为经济的不景气、不稳定而收不回来。

5、银行“惜贷”出于没钱可贷,是被动性“惜贷”

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受各种监管或业务指标的制约,导致的信贷投放不力,通俗而言即“想放而放不出”。比如资本充足率不足等,导致银行无力进一步投放信贷。

(二)抽贷成因

股本的借贷方向是什么(股票的借贷方向)

当原有借款人某些方面不满足银行要求的时候,就会被抽贷,在实际借款中,银行抽贷成因如下:

1、企业原因

(1)贷款资金流入禁入的领域

经营贷款的资金不能用于楼市、股市、股本权益性投资、赌博等交易;不得用于有价证券、理财产品和期货、投资古董、民间借贷等;不得用于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的生产、经营活动、领域。如果借款人将贷款资金用于上述用途,被抽贷是肯定的事。

(2)不得通过私人账户规避贷款用途管理

若是银行发现贷款资金被第三方账户直接转到本人或家庭成员私人账户的话,也会面临抽贷的问题。

(3)个人征信问题

银行办理每一笔贷款,都会进行追踪管理。银行在放款后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借款人的征信进行贷后审查。如果借款人出现负债不断增加、严重逾期,或者出现失信、被执行、涉诉等情况,也有可能会被抽贷。

(4)经营情况

经营贷是以企业为用款对象的,因此如果借款企业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如企业出现经营异常、利润下降、抗风险能力变弱等,也会促使银行进行抽贷。

(5)无法提供相关资料

若无法提供借款资金是严格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的佐证材料,也会出现被抽贷的情况。

(6)以贷养贷

从银行贷的款,不能用来偿还其他机构的贷款,被银行查到就有抽贷风险。

2、银行原因

(1)银行考核机制的问题

贷款回收率高低直接与员工业绩挂钩,造成银行为追求贷款回收业绩而不顾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单方面收回贷款。业绩考核都呈短期化倾向,如利润考核和风险控制流于短期化,使得抽贷现象层出不穷。

(2)银行属垄断机构

银行目前仍是一个相对垄断的机构,凭借自身拥有的强大资金优势,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资金配置权。

3、监管原因

监管部门缺乏严格监督措施和手段,在监督政策上多以“窗口”劝导为主,缺乏实际性监督惩罚措施,对银行盲目抽贷行为未能形成有效约束。

4、政策因素

银行业务必须配合国家的政策。比如说国家政策支持小微企业,那么它就向小微企业放款。国家政策要控制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它就不能把钱投到房地产企业上去。国家政策支持节能减排的,支持高技术研发的,那银行的信贷资金就会倾斜。国家控制排污的,排碳的,重资产的企业,那么银行就不会支持。

(三)断贷成因

断贷主要是因为中央银行提高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进行放贷的资金额度越来越少,或者是由于借款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变差,导致银行不愿意向企业授信额度了。

(四)压贷成因

压贷主要是由于银行放贷资金短缺所引起的。

三、“四贷”后果

不管是惜贷、抽贷、断贷还是压贷,对于企业正常经营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惜贷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外源性融资,无法产生财务杠杆效应。

压贷使得企业不能及时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轻则会逼得企业获取其他高成本的资金,重则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抽贷断贷,是债权人的止损手段。但是抽贷断贷,最终会造成企业破产。尤其是某些金融机构,得知债务人经营出现问题,可能面临风险的时候,就采取抽贷断贷的方式,以展期为由,让债务人先还贷,然后再放贷,但当债务人倾其所有,甚至借高利贷过度的时候,却被告知无法放贷,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速度,于是造成企业破产。

银行抽贷容易滋生银行嫌贫爱富的信贷行为,对企业资金困难原因缺乏仔细剖析,不与企业共同想办法渡过难关。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就凭借自身强势地位抽贷,使不少原本可救活的企业因抽贷而经营困难;而当企业经营效益好时,又设法迫使企业贷款增多,导致过度授信。

四、“四贷”对策

为了避免“四贷”造成的不良后果,借款企业要确保企业经营是正常的,不出现风险异常,同时增加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保持良好的资信条件。

(一)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合规合法使用借款。

(二)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

(三)密切关注银行信贷政策的变动情况。

(四)保持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确保业绩持续增长。

(五)选择靠谱的贷款银行并与它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有效的沟通,做到及早预防,提前准备。例如,续贷要提前联系,在贷款到期一个月之前,就需要与贷款银行联系续贷事宜,免得到时候来不及,从而造成断贷。

(六)必要时,与多家银行保持信贷关系,因为每家银行信贷政策有差异。

(七)要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企业融资不能仅依赖于银行借款。

(八)采用银行借款时,要注重多样化,既要有信用借款,也要有抵质押借款,并留有一定的抵质押物以备急用。

2022年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指出: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银行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借款人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现抽贷、断贷;其中,对2022年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级行政区域内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制造业等困难行业,在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如办理贷款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应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进一步落实好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要求,支持银行按规定加大不良贷款转让、处置、核销力度。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以上举措对于避免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抽贷、断贷,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edu.com/faq/11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