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网络会所通宵(水缘网络会所电话)

【散文】

风过麦浪的夏天

文/韩凯

我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市郊的一个国企大院里。大院坐落在城乡的结合地带,除却机器轰鸣的工厂和人来人往的生活区,周围大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每年夏季的麦收时节,金黄色的麦穗伴着夏日的晚风摇曳,送来阵阵原始而又质朴的麦香。

生活区的外围,一墙之隔的地方,是农民们用来晾晒小麦的晒麦场。

初夏小麦集中收割的时候,晒麦场顷刻间被撒满了金黄,角角落落都被饱满的麦粒挤占的不留空隙,多余延伸出来的部分,便跨过生活区与晒麦场之间的围墙,在不知不觉间,整个生活区的道路,也被丰收的喜悦所铺满。

也不知这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还是一种人与自然在博弈中的退让,金黄色的麦浪,就这么一步步的,把夏日生活区里,本该苍翠的绿色,染成了秋日才有的金黄。时间久了,居住在生活区的人们,竟也如此这般的,习惯了提早感知丰收的来临。

金灿灿的麦粒被均匀的铺撒在生活区的道路上,绵延着连成一线,在不大的生活区里编织成一张细密的巨网。夏日的傍晚,外出散步的人群,成群结队的走在晒麦的路上,脚下感受到的,是丰收的踏实与力量。

儿时的我,在这种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浑然天成般的环境中长大,对大自然界中的春华秋实,和人类文明里的三点一线,都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夏日的黄昏,走在铺满着麦浪的路上,总是忍不住俯下身子,四脚朝天般的,平躺在麦粒镶嵌而成的丰收之路上,饱含着天地日月精华的成熟果实,在与夏日阳光的交融中,散发出一种质朴无华的味道。

记忆里,阳光,绿树,蝉鸣,麦香,就该是那个年代,夏日里总会出现的光景。

夕阳斜斜的收起了余晖,渐渐的消失在地平线上。躺在依旧炙热的麦路上,晚风渐凉,乘凉的人群渐渐的出现在路灯与树荫下,踩在圆润的麦粒上,感知着自然的味道与人声的融合,仿佛是人与自然间,天作之合般的交响。

这种自然产物与工业文明看似违和却又平淡无奇的天作之合,时常让我,游走在国企生活与乡村生活的界线上,有种恍如隔世的迷离与困惑。

如此城乡结合式的生活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于是童年生活中的好多个夏天,都在这般美好而又迷惑中,安稳的度过了。

自然与人文就这样在这方土地上,悄无声息的交融了好多年,最终在人文的发展中,生活区的麦浪渐渐的走出了人们的眼线,夏天,又再度被满眼的绿色所侵占。

生活如常,却又觉得,少了一丝丰收味道的夏天,好像有点怅然若失了。

六月的初夏,又到了麦收的时节,风吹过麦田,依旧是麦香一片,水泥路上的阳光耀眼,一切显得熟悉而又陌生,路不再是从前的路,麦穗却依旧沉甸甸的,在无声中呢喃着,又是一个风过麦浪的夏天……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韩凯

水缘网络会所通宵(水缘网络会所电话)


作者韩凯,山东淄博人,爱好写作,时有作品见诸各大平台、书刊。
个人作品《梅花与水杉的情谊》在全国第二届金鸽诗歌奖中获优秀奖,同时被收录到《全球抗疫诗选》一书中。
个人作品《岁岁又年年》、《爷爷的英雄情怀》、《星空下的航天梦》先后被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和淄博学习平台刊发。
个人作品《国企大院里的旧时光》被收录至《齐鲁文学秋之卷》;《清明时节念祖母》被收录至《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诗歌《祖母的那双手》获第三届长江杯中国诗歌大赛三等奖,并被收录至《第三届长江杯中国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edu.com/faq/15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