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生态家纺(竹纤维生态纺织品)

有趣的灵魂皆淡然(上)

竹纤维生态家纺(竹纤维生态纺织品)

沈周名作《庐山高图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广为流传的网络语言,鲜活地道出了生活的哲理: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人品。

古往今来,有着漂亮脸蛋者令人目不暇接,而与自己灵魂契合的人可遇不可求。

沈周,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他还有一个雷人的身份,即唐伯虎的恩师。人们艳慕他那“碧颐飘须,俨如神仙”的外貌,更赞赏他有着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吴郡丹青志》将明代200多年里苏州画家都罗列筛选了一遍,最终选出25位才高者,而列为神品名居第一者,只有沈周一人。

乞画轶闻录

沈周虽出身书香门第,然而属于姑苏画坛另类,向来对科举不感兴趣,对送上门的乌纱亦不屑一顾。

沈周从小聪颖,11岁时游历金陵,写下百韵长诗,被称赞为唐代王勃转世再生。16岁时,已是因诗文而远近闻名的才子。

景泰五年(1454年),沈周年方二十来岁,苏州知府汪浒便以举荐贤良之名让他出山做官。沈周翻出《周易》,借口卦辞“嘉遁贞吉”来搪塞,声称上苍有意让自己隐遁而谢绝出仕。

沈周生性恬淡,追求平和,尤喜“以丹青以自适”。45岁那年,移居乡下,在青山碧水间筑有一座庭院。“去湖三里近,种竹万竿余”,给雅舍起名“竹庄”。从此游艺丹青,寄趣林泉。

他58岁取号白石翁,也叫石田。石田就是种不出庄稼的贫瘠土地。这个号,是对自己资质差,天赋弱的勉励,也是自谦。

沈周超然物外,不被功名利禄所累,随和而不附和,宽和而不迎合,融合而不顺和,真正活出了自我。

明史》载,沈周“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随着沈周声名远播,前来求画的人愈来愈多。

史书载,每天早上,他家门外河道里就挤满了求画人所乘的船只。据《石田墓志铭》陈述,“近自京师,远到闽、楚、川、广,无不购求其真迹,以为珍玩。风流文翰,照映一时,其亦盛矣!”

对于前来求画者,无论高官富贾,还是贩夫走卒,沈周一视同仁,既答应了,就会认真绘制,从不另眼对待。他曾说:“天地一痴仙,写画题诗不换钱。”这样的人品和画品,不被众人喜爱都难。

当地有一户陈姓人家,发誓要化缘募集钱物来修缮家族祠堂,找上门请沈周帮忙。

沈周念他们懂得仁孝的人,特地绘了一幅画,上面题写:“一砖一木但随缘,或米或钱惟任意”。那家人拿着这幅画去化缘,果然募集不少钱物。

沈周的绘画价值几何?岁月为它升值,时人不会想到,他的一幅《松窗高士》立轴,2010年,北京九歌国际以1,523亿拍出。

沈周的画作比真金白银还宝贵,每天上门求画者络绎不绝,就是外出也不得安宁。

有一次,沈周到杭州游玩,一大帮讨画者跟随其后,无奈只得躲进寺院。朋友刘邦彦还作了一首打油诗,拿他开涮:“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东归要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

沈周对索画者有求必应,有的乞画者心太贪,一索数张,让祝枝山愤然不平,他在《记石田先生画》这样陈述:“沈先生周,当世之望,乞画者或一乞累数纸,殊可厌恶,而先生处之泰然。”

赝品放行者

历朝历代的书画名家,最伤脑筋的莫过于作品被剽窃。由于他们的书画作品具有收藏价值,价格不菲,于是造假者防不胜防。

赝品鱼目混珠,不仅有损害了作者的权益,无形之中还堵塞了作者的财路。

遇有这种现象,几乎百分百作者釆取零容忍态度,一旦被作者抓个正着,便有好戏看了。

颇有趣味的是,沈周对书画临摹造假,不仅看得风轻云淡,甚至网开一面,忍不住还会协助“作弊”。

有位贫寒的无名画家,母亲患重病无钱医治,听人家说沈周的画很值钱,便摹仿几幅拿到街市出售,买画的人看了都摇头而去。

人常言:抄袭怕见正主。穷书生万般无奈,硬着头皮找到沈周,讲述了家里困境后,请求他在自己仿制的赝品上落个款,以卖个好价钱。

沈周没有丝毫不悦,欣然为仿作润色补笔,让它更接近自己的画风,画后题款钤印,成全了那位无名画家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临摹沈周的画,何止这位穷书生。鉴于沈周的画风行一时,在当时名气极大,仰慕者数不胜数,而造假者也很多。

据祝枝山记述,沈周的画“其后赝幅增多,片笺一朝出,午已见副本,有不十日到处有之,凡十余者”。这里说,沈老先生的画,早上出来,中午就有摹仿了。不过几日,就随处可见了。

好友王鏊鸣不平中蕴含几分敬意:“先生高致绝人,而和易近物,或作赝作求题以售,亦乐然应之。”

可笑的是,弟子文徵明也曾买过一幅老师的赝品,被朋友揭穿后,不好意思认错,索性来个醉死不认这壶酒钱。

沈周家境衣食无忧,无需以卖画为生,这样宽容“西贝货”(冒牌货),究竟为了什么?

沈周生性淡泊,仁雅敦厚,将此作为慈善之举,乐此不疲。以他掏心窝的话说:“吾诗画易事,而有微助于彼,吾何足靳(吝惜)邪!”

凡事都有两面性。沈周的善举也往往为那些偷机取巧者打开一扇方便之门。

有个财主得知发财如此简单,何必吃辛受苦去打拼!

于是,财主便穿得破破烂烂,摸到沈家府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自家的不幸,请沈周怜悯自己孝顺之心。

沈周最见不得孝顺之人的眼泪,便潜心替他画了一幅《百鸟图》,让他卖了为老娘治病。

孰料,这个财主索画后,转身挂于店铺门口,向过往顾客竞价拍卖。

谁料想,沈周对这位“穷汉”病母放心不下,便约上弟子文徵明前去登门探视。两人见到财主如此下作,面面相觑,才晓得善意被人家利用了!

老师对人心险恶一无所知,文徵明不禁对他抱怨道:“先生,您再这样慈悲下去,迟早被人骗得连裤子都不剩!”

沈周喃喃自语:“我,我好气,我可以骂人吗?”文徵明一挑眉,道:“骂,您早该骂了!您知道哪些脏话,还要我教您吗?”

宽厚仁慈的沈周,斟酌良久,终于双唇微张,轻轻吐出两个字:“呵呵。”

史学界有此一说:沈周大量作品流传出去,就是最好的宣传。《中国美术史》亦持这一观点:“可以这样说,沈周的一生就是通过绘画这一特别的商品,使他完满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名画一语成谶

醉心丹青的沈周,收藏不少珍稀书画作品,如李公麟的《女孝经图》,王蒙的《太白山图》,甚至还藏有价值连城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79岁高龄用了7年时间绘制而成。画中描绘了自己隐居富春江所见的两岸绮丽景色。笔墨技法既融入各画派之长,又有作者独创,显示极高的艺术水准,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画作收笔后,黄公望请好友无用道人细细鉴赏,道人随口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未来的书画收藏界,将因此作而风波迭起,甚至有巧取豪夺的阴谋,让此画蒙尘。”

令人没有想到的,无用道人这番话,日后竟一语成谶。

明代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辗转到沈周手中。沈周视为至宝,反复观赏、临摹,爱不释手。他发现此画唯一缺憾是没有名家题跋。

这一天,沈周带上画卷请书法名家题跋,这位书法大家正忙碌,让他明日来取画。

第二天,书法家派人登门告之沈周,《富春山居图》丢失了。

沈周听后顿时就如五雷轰顶,差点倒下,幸亏夫人及时扶住。价值连城的名画,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沈周痛惜不已。

家人提出告官追回,沈周一句咬定,书法家人品端正,绝不会萌生贪占的邪念。

后来才弄清事实真相,是书法家不成器的儿子,估计《富春山居图》能售个高价钱,便瞞着老父偷出去卖了。

恰巧,沈周在闹市一家书肆里偶然碰上出售这幅《富春山居图》,喜出望外。书肆掌柜见来人购画心急,便趁机哄抬至天价。沈周再三叮嘱掌柜把画留下,自己回家筹款。

当沈周东凑西挪捎上巨款前来赎画时,书肆掌柜竟诡称,《富春山居图》被人抢先买走了。

意外失去,意外发现,却又与名画失之交臂。这次经历让沈周格外懊悔不已,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至于书肆掌柜与代售名画者背后进行何种肮脏交易,沈周不想追究。

沈周一向宽厚谦和,不喜与人为难,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看得淡,放得下。

有一回,沈周高价购得一部古书,有位朋友来他家借阅图书,发现这部古书正是自己家的藏书,前不久被盗了。这位朋友还一五一十地说出本书的特征。沈周毫不吝惜让朋友拿走古书,分文未取,同时亦未泄露谁卖的古书。

还有一回,邻居丢掉了一件物品,恰巧与沈周的物品一模一样,误以为是他家的东西。沈周没有辩解,也不恼怒,就让自家的物品送给了邻家。不久,邻居找到了原物,尴尬了,不好意思将那物件送还沈家,再三表示赔礼道歉。沈周淡然一笑:“这不是你的东西吗?”

沈周丢失名画,追回无望,倘若顺藤摸瓜,少不了扯出一堆糗事,势必得罪那位书法界老友。思虑再三,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妥。

朝思暮想下,沈周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尽平生所学,将这幅3丈长的画卷临摹下来,以慰思慕之情。《富春山居图》摹本《石田富春山居图》,又称《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就这样问世了。

沈周在摹本题跋中说:“以画名家者,亦须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刚画亦高,古人论书(法)亦然。”这或许是沈周对自己一生最精当的总结。

《石田富春山居图》在民间流传几百年后,最终于1996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以1000万元高价从拍卖会购回收藏。

人活不易,没有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宽心做人,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暖心,生活自会有滋有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edu.com/faq/105948.html